創(chuàng)新篇
——刪繁就簡三秋樹,領異標新二月花
一、聽黨話,跟黨走
1.創(chuàng)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,是一個國家興旺發(fā)達的不竭動力,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。——習近平
2.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,惟創(chuàng)新者進,惟創(chuàng)新者強,惟創(chuàng)新者勝。——習近平
3.我們必須把創(chuàng)新作為引領發(fā)展的第一動力,把人才作為支撐發(fā)展的第一資源,把創(chuàng)新擺在國家發(fā)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。——習近平
4.不斷推進理論創(chuàng)新、制度創(chuàng)新、科技創(chuàng)新、文化創(chuàng)新等各方面創(chuàng)新,讓創(chuàng)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,讓創(chuàng)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。——習近平
5.要結合“互聯網+”、“中國制造2025”,通過大眾創(chuàng)業(yè)萬眾創(chuàng)新匯聚眾智眾力,突破支撐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關鍵技術,取得更多顛覆性創(chuàng)新成果。——李克強
6.推動傳統(tǒng)生產模式變革,大力發(fā)展智能制造、新型服務業(yè),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(yè)態(tài),使中國經濟生機勃發(fā)。——李克強
7.一個沒有創(chuàng)新能力的民族,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。——江澤民
8.掌握新技術,要善于學習,更要善于創(chuàng)新。——鄧小平
二、有文化,我不怕
1.太平之世無所尚,所最尚者工而已;太平之世無所尊,所尊貴者工之創(chuàng)新器而已。
2.“我們不能人云亦云,這不是科學精神,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(chuàng)新。”——錢學森
3.如果學習只在模仿,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,也不會有技術。——高爾基
4.創(chuàng)新是企業(yè)的靈魂,是企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保證!——海爾集團
5.可持續(xù)競爭的唯一優(yōu)勢來自于超過競爭對手的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6.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(chuàng)新,就不是真正的創(chuàng)新。——松下幸之助
7.同是不滿于現狀,但打破現狀的手段卻不同:一是革新,一是復古。——魯迅
8.現在的一切美好事物,無一不是創(chuàng)新的結果。——穆勒
9.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出了創(chuàng)新的第一步。——李政道
10.日日創(chuàng)新。——日本索尼公司
11.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
12.道在日新,藝亦須日新,新者生機也;不新則死。——徐悲鴻
13.新事物也許并不完美,但它畢竟要替代舊事物。
14.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訣竅。——莎士比亞
15.遇到難題時,我總是力求尋找巧妙的思路,出奇制勝。——朱清時
16.為人性癖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——杜甫
17.科學的存在全靠它的新發(fā)現,如果沒有新發(fā)現,科學便死了。——李四光
18.創(chuàng)新需要打破定勢,突破傳統(tǒng)。
19.科學是將領,實踐是士兵。——達芬奇
20.要成長,你務必要獨創(chuàng)才行。——歌德
21.距離已經消失,要么創(chuàng)新,要么死亡。——托馬斯彼得斯
三、講故事,長見識
1.創(chuàng)新思想,不迷信傳統(tǒng)的地質理論:許多年來,中國被認為一個貧油國家。因為傳統(tǒng)的地質理論認為,大油田一般都生長在海相地層中,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,因而不可能有儲量大的油田。但是,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不迷信傳統(tǒng)的理論,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地質實踐和前人的經驗教訓,深入思考,反復研究,最終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論,即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理論。根據這一理論,我國先后發(fā)現了大慶油田、大港油田、勝利油田、河南油田、江漢油田等大型油田,終于摘掉了“貧油國”的帽子。
2.創(chuàng)新方法,哥倫布豎雞蛋:哥倫布發(fā)現了新大陸后,人們紛紛向他祝賀,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。他們說:這件事很簡單,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。有一次集會,他們又這樣嘲笑哥倫布,哥倫布不動聲色地拿出一只雞蛋,說道:“在座諸位,誰能把這只雞蛋在桌子上立起來?”沒有一個人敢響應。哥倫布說:“我立給你們看。”言畢把雞蛋使勁往桌子上一插,雞蛋碰到桌子后破了,牢牢地立在桌子上。眾人恍然大悟,說道:“這很簡單。”哥倫布氣憤地說:“一件事情做成之后,你們當然知道它簡單。但是事先你們怎么沒想到要這樣去做呢?”
3.創(chuàng)新思路,化腐朽為神奇:美國歷經百年的自由女神銅像翻新后,現場存有200噸廢料,難以處理。一個名叫斯塔克的人,自告奮勇,主動承包清理。他將廢料分類整理,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塔,廢鉛改鑄紀念幣,水泥碎塊整理做成小石碑裝在玲瓏透明的小盒子里,讓大家選購。結果,本來無人問津難以處理的一堆垃圾,頓時化腐朽為神奇,身價百倍,人們爭相購買,200噸垃圾被很快一搶而空。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傳統(tǒng)方法,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,便別出心裁想出了多種處理辦法,由此而獲得大利。
4.善于創(chuàng)新的李公麟:北宋畫家李公麟不僅擅長畫馬,他的人物故事畫,也是出類拔萃,善于創(chuàng)新。他曾經畫過一幅《陶潛歸去來兮圖》。對于表現晉代詩人陶淵明掛冠歸隱的畫,歷代畫的不少,但畫來畫去,無非是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意境,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園秋菊之中來表現。但李公麟卻一反過去的陳套,把這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“高士”畫在江上,一條清澈透底的江水坦蕩東流,構圖別致,立意新穎。
5.張瑞敏的開拓精神:張瑞敏,海爾集團首席執(zhí)行官。2000年6月,海爾進一步和國際接軌,總裁改任首席執(zhí)行官,成為中國家電企業(yè)第一位CEO。一系列國際化運作使海爾在全球的銷售大增,目前,已在海外發(fā)展了62個海爾經銷商,張瑞敏因此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外。國際、國內多次高品質的演講令張瑞敏和海爾的聲譽與日俱增,其全球化戰(zhàn)略使海爾向世界500強又邁進了一步。如果他在登陸美利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并取得成功,那么他將贏得更多喝彩。
四、陜西情,身邊事
1.薛瑩創(chuàng)新工作方法,助力航空工業(yè)大發(fā)展。薛瑩,女,1973年8月出生,航空工業(yè)西飛國航廠鉚裝鉗工。薛瑩組建的西飛勞模“匠客夢工坊”,發(fā)揮勞模群體智慧,積極參與重點型號生產疑難技術問題、設備問題的解決與攻關;組織陜西軍工企業(yè)勞模先進人物,先后赴航天四院、陜西秦正集團等單位跨企業(yè)、跨地域集智攻關、傳授技能,為高新科研生產和軍民融合發(fā)展作出貢獻。以她的名字命名的“薛瑩班”,承擔著波音737—700垂直尾翼可卸前緣組件的裝配任務。她堅守“讓世界享受中國人的航空制造”的使命,推行“班組管理制度化、生產過程精細化、現場管理精益化、班組氛圍和諧化,班組工作快樂化”工作法,堅持勤于學習、刻苦鉆研,時刻把技能提升、技能傳承放在首位。她帶領全體組員改進操作方法、工藝流程,實行百余項創(chuàng)造創(chuàng)新,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,贏得波音公司“用戶滿意員工證書”。
2.王輝創(chuàng)新培育優(yōu)質小麥:王輝,男,教授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、學術委員會委員,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。躋身國家冬小麥四大品種、累計種植面積達一億畝的“西農979”,是王輝教授譜寫在中原大地上的豐收之歌。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,是北方第一大糧食作物,而黃淮麥區(qū)是我國最大的小麥主產區(qū),選育出適宜這一地區(qū)的單產水平高、品質好的小麥品種,就能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保障。王輝的小麥育種團隊育出的“西農979”,于1987年開始組合配置,1997年完成組合配置,2005年經過一路過關斬將最終通過國審。從選育到審定,從品種到良種,從科研到生產,這對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,是一條很漫長的路。當1991年第一個品種“84G6”誕生后,王輝背起了自己的種子,找當地的種子站、種子公司介紹自己的麥種。2005年以來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探索的農業(yè)科技推廣新模式,在學校的支持下,“育種專家+種業(yè)集團”的良種推廣模式開始實施。2006年,“西農979”落戶素有“中原糧倉”之美譽的河南駐馬店,迅速進入生產領域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王輝教授育成的十多個品種累計推廣面積估計近兩億畝,其中“西農979”已達9000多萬畝。累計增收小麥40億公斤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聯系我們:
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:陜西志遠教育官網(www.flashup2u.com)
微信公眾號:sxzyedu
QQ:623813217
志遠教育,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!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!
西安校區(qū):西安市雁塔區(qū)陽陽國際B座18樓 | 電話:029-87871887 17792273747(同微信) |
咸陽校區(qū):咸陽市財富中心 | 電話:029-33275952 18142418653(同微信) |
延安校區(qū):延安市東大街7天連鎖酒店 | 電話:15353313055(同微信) |
渭南校區(qū):渭南師范校內生活區(qū) | 電話:18064315951(同微信) |
蒲城校區(qū):迎賓路北段(火鍋先生北鄰) | 電話:18142418653(同微信) |
富平校區(qū):蓮湖大街中段(紅蓮酒店對面) |
電話:18142418353(同微信) |
銅川校區(qū):銅川市宜君縣南山公園 | 電話:15353313055(同微信) |
課程推薦:
志遠教育官網
微信二維碼
微信號:17792273747Copyright ? 陜西志遠鴻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備案號:陜ICP備14003123號-1